Page 1 of 1

供给与需求曲线:市场均衡

Posted: Sat Apr 05, 2025 4:17 am
by Joyzfsddt66
供给的本质是,在某些外部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下,曲线在图形上向右或向左移动(就像需求的情况一样——逻辑完全相同)。

影响供应的因素
供应也受到某些因素和过程的影响。让我们列出一些最基本的:

1.生产成本。降低商品成本(例如通过使用新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以相同的价格提供更多的商品。

2.技术进步。实施创新可以提高生产力。

3. 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如果原材料、劳动力或其他资源成本上升,生产商可能会减少供应量以避免损失。

4.业务代表人数。参与生产某种产品的制造商越多,该产品在市场上的总量就越大。

5.国家监管。关税、补贴或配额既可以限制供应,也可以刺激供应增长。

6.季节性。有些商品,例如农产品,是季节性的。冬季,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数量通常会减少。

自由市场能够自行实现供需平衡,无需政府重大干预或其他外部因素。这种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指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商品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以既定价格生产和出售的商品数量。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作为例子,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苹果市场。如果均衡价格是每公斤150卢布,那么卖家愿意以这个价格出售10吨苹果,而买家愿意购买10吨苹果。在图表上,这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供需平衡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调节市场运作 - 它允许实现产品不过剩和短缺的状况。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供给超过需求。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消费者需求就会超过销售能力,从而形成短缺。

关于需求和供应弹性:基本概念、公式、定义
产品需求弹性
供求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时价格波动不会导致购买数量的变化。需求对这种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

弹性表示当某些因素(例如价格、购买者的收入或同类商品的成本)变化 1% 时,购买量(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换句话说,需求弹性可以显示需求对所描述参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通常,需求弹性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需求弹性(Ed)实际上是两个时期内销售商品数量与其成本的比率。计算方法如下:


弹性是根据价格变动时需求变化的程度进行分类的。需求弹性有五种类型:

1)弹性需求(𝐸𝑑>1)。产品价格变化1%会导致该产 购买批量短信服务 品需求变化1%以上。这种需求通常出现在技术、服装和奢侈品方面。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如果它下降,这会立即反映出需求的增加。如果产量增长,人们就会立即减少消费。

例如,时尚服装价格降低 10% 可使销量增加 30%。需求是有弹性的。

2)需求无弹性(0<Ed<1)。价格变化1%会导致需求变化不到1%。典型代表为食品和日常用品。例如面包、荞麦、糖、黄油、基本药物等等。油价上涨10%仅会导致销量减少2%。需求缺乏弹性。

无弹性需求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必需品的购买量不会停止大幅增加或减少。如果该类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不会有特别的反应,也不愿意减少消费量。毕竟,没有盐、糖、荞麦和卫生纸,生活就很难。

同时,如果价格下降,对此类商品的需求通常不会增加,因为它们价格实惠,人们不需要增加其数量。比如,一个月内吃两包以上的荞麦或用一包以上的盐都是很困难的。因此,即使降价也无法吸引消费者。这种情况称为无弹性需求。一般来说,需求的无弹性程度可以由以下参数决定: